9月19日,“合普惠 新金融——2023 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研討暨典型案例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近年來,數字化技術在解決普惠金融信息不對稱,擴大覆蓋面,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數字技術來助力普惠金融,是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如何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賦能普惠金融業務?普惠金融出現了哪些新動向?
會上,就“數字化轉型中的普惠金融”的相關話題,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主持了圓桌討論。參與討論的嘉賓有中國農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高級專家蔣劍平、中國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資深業務經理李洪樹、中國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王魏冬、北京銀行普惠金融部王曉寧、億聯銀行行級總監王凱鴿。
借助銀行APP賦能普惠金融業務
在實踐過程中,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已初見成效。高峰認為,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字技術驅動,創造極致用戶體驗。
手機銀行APP是鏈接用戶的重要載體,也是線上業務場景的前端渠道。王魏冬介紹,伴隨著數字化轉型,建設銀行于2018年9月推出為普惠金融客戶打造的“建行惠懂你”一站式移動金融服務平臺,并于2022年11月,突破信貸融資服務升級打造“建行惠懂你3.0”生態型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適應性和覆蓋面,目前“建行惠懂你”APP上認證的企業用戶已突破1000萬戶。
探究客戶數量快速增長背后的原因,王魏冬總結出了三個關鍵字:下沉、數據、文化。他解釋說,小微企業是長尾客戶,但還有更長尾的客戶——個體工商戶,需要有更強大的下沉能力。對于建設銀行來說,一方面,要對銀行網點進行更為強大的賦能,延伸基層服務觸角,讓網點的客戶經理有時間、有意愿走到市場、走到街道,另一方面,要運用互聯網技術助力引流促活,發揮“建行惠懂你”APP的平臺優勢,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務體驗。為精準服務個體工商戶,建設銀行引入第三方數據,推出“商戶云貸”,利用商戶收單交易流水等信息綜合評價客戶經營能力,不到兩年的時間,服務客戶數超過了50多萬,貸款余額超過2000億元。
王魏冬表示,“沒有數據的小微客戶是長尾中的長尾,下沉性更強,對于這部分客戶,要將地方政府各部門、基層治理等數據和家庭人脈行為等信息融入到信貸畫像里面,等于數據硬信息加文化軟信息,發揮銀行金融科技力量,就能形成一個對客戶更加綜合、全面的評價體系?!?nbsp;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APP的綜合化優勢也頗具特點。李洪樹介紹,近年來,中國銀行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數字化轉型,自主研發了“惠如愿”APP,寓意“懂得客戶所需,幫助客戶發展,攜手如愿成長,共創美好未來”?!盎萑缭浮盇PP集金融、非金融的綜合化服務于一體,既有融資、預約開戶服務,還有商業資訊、撮合招商等綜合服務。
如何盡可能地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和觸及面?中國銀行總結出了線上線下的“雙輪驅動”模式,打造既有速度又有溫度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該體系可以總結為“一廠一中心兩個APP”,即信貸工廠、線上融資中心以及“惠如愿”APP和“e企贏”APP。李洪樹表示,通過線上產品能夠滿足普惠客戶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通過線下信貸工廠能夠滿足企業成長發展的需要?!盎萑缭浮盇PP讓我們對普惠客戶的服務實現了專業化、綜合化支持?!盎萑缭浮盇PP延伸觸角,擴大客戶的覆蓋面,同時產品進一步場景化,打造了覆蓋信用、擔保、質押、抵押等全品類的20多款產品,能夠滿足從個人的創業到成長為小微企業再到逐步成長過程中的服務需求,并根據重點領域設置了“專精特新”、外貿、涉農等服務專區,還在同步研究如何根據客戶特點進行金融產品的智能推薦。
他進一步指出,“惠如愿”APP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式的服務,實現了線上自動審批、合同簽署、在線提還款等一系列功能,為客戶提供“隨時、隨地、隨心”的伴隨式服務。同時,還能夠為小微企業提供商機,及時更新一些法規、財稅方面的政策,定期開展直播活動,解決小微企業對政策不了解的問題。此外,還能幫助企業進行商業撮合,發揮“牽手紅娘”的作用,實現企業之間的技術、貿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撮合交易,為一些地方政府設置招商引資專區,助推地方經濟的發展。
高峰表示,APP就是放在客戶口袋里的移動銀行,能夠線上線下相融合、金融和非金融相融合、場景和生態相融合,最后做成平臺招商引資,進行生態圈的建設,這是很好的優勢。
探討服務科創企業的實踐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也屬于普惠金融的范疇內。一般來說,這類企業既沒有擔保,也沒有抵押,銀行如何做好這部分客戶的金融服務呢?在高峰看來,做普惠金融不僅是要做B端和C端,還要和政府聯手做G端,才有可能解決一些難點和痛點問題。
長期以來,農業銀行一直在積極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蔣劍平表示,“對科技型或者‘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是金融機構應當高度關注的,這決定了銀行發展的行業或者客戶群體。針對小微型的科技型企業,農業銀行開發了專屬產品——‘專精特新’小微貸。擔保模式是其最重要的創新,農業銀行通過與當地政府擔保合作,擔保公司無需再實地調查。實際上,真正比較難的是動產評估與質押,不僅難度高,而且風險也高。就農業銀行來說,更多的是采取組合拳的方式綜合施策,來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服務?!睋私?,農業銀行還在與當地的村政府合作,推動整村的建檔立卡工作,同時一起探索是否能夠建立金融村官的體系,以此來增加對客戶的了解。
中國銀行對科創金融的思考與實踐也值得借鑒。李洪樹表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成長速度快,是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金融機構‘青睞’的重點客群,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特征明顯,其核心資產就是人腦+電腦,真正值錢的就是專利技術。一直以來,中國銀行高度重視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以‘專精特新’這類企業為樣板,打造了1234的服務體系?!?/p>
李洪樹介紹,所謂的“1”就是服務專精特新的一條通道,圍繞“專精特新”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各發展階段,為企業配套適合其需求的金融產品,打造了“專精特新成長之路”服務模式,包括“專屬產品體系”、“需求響應體系”、“躍升賦能體系”三大體系,使專精特新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能得到中行的“無空白”綜合金融支持。中行在“惠如愿”APP上設有專精特新金融服務專區,提供專精特新貸、科創貸和知惠貸等針對性的產品。
從成立之初,北京銀行就提出了服務科創企業的理念。王曉寧認為,現在服務科創企業與當年有所不同。以前對科創企業的服務,更多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F在,國家從政策層面已經有了一整套的科創企業評價體系,比如圍繞“專精特新”企業的梯度培育計劃,為銀行提供了參考;同時,創投等第三方也從專業角度進行“專精特新”成長性判斷,這些都為銀行服務科創企業提供輔助支撐;再加上數字化轉型的賦能,銀行能站在更高起點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也能創新更多的產品、方案升級專精特新服務模式。今年,北京銀行就圍繞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推出“領航e貸”產品,旨在助力企業領航發展,該產品最高金額可達1000萬元,期限可達3年,實現貸款申請、審批、簽約、放款的全流程線上化操作,隨借隨還,具有額度更高、期限更長、速度更快、靈活高效的特點,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關鍵在于數據,數據的獲取能力和甄別能力至關重要。高峰指出,從供應鏈向產業鏈升級的過程中,很多產業鏈形成了產業+科技+銀行+數據,即所謂的產業數字金融。如果哪家銀行能抓住產業數字金融上下游的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會做得很好。
“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將是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新破局點?!蓖鮿P鴿表示,供應鏈金融貸款剛剛進入成長期,屬于亟待爆發的階段。相對于消費金融的業務邏輯簡單、產品標準化程度高,供應鏈金融復雜、行業與行業間的巨大差異使得其需要更多定制化的、與行業深度融合的金融產品,但目前供應鏈金融都還未能完全實現。隨著產業互聯網的進步,政府大力支持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銀行自身也傾向通過增加風險表現更優的供應鏈金融業務比例來控制整體不良。供應鏈金融將會是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下一個關鍵的黃金期。
在他看來,供應鏈金融在未來將呈現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數字化是供應鏈金融最顯著的發展趨勢。一方面,供應鏈金融與數字技術高度融合,數字供應鏈金融加快發展。數字供應鏈金融既有利于金融機構降低信息獲取和處理成本,突破依賴于核心龍頭企業的發展困境,提升風險控制水平。此外,數字供應鏈還為銀行實現金融服務內嵌至產業系統,打通金融服務與產業生態壁壘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實現產業資產和金融資金的快速對接。
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生態重塑,開放化、場景化成為關鍵詞。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由銀行、行業龍頭企業、大型物流公司、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同參與的多樣化供應鏈金融模式,每一類模式各有其優點,也面臨各自不同的問題。供應鏈金融相關參與者需要明確自身的競爭優勢,構建開放共享、場景生態協同的供應鏈金融新生態圈,打破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封閉化、中心化等發展難題,形成集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為一體的開放化、場景化供應鏈金融新生態圈。
責任編輯:王超
免責聲明:
中國電子銀行網發布的專欄、投稿以及征文相關文章,其文字、圖片、視頻均來源于作者投稿或轉載自相關作品方;如涉及未經許可使用作品的問題,請您優先聯系我們(聯系郵箱:cebnet@cfca.com.cn,電話:400-880-9888),我們會第一時間核實,謝謝配合。